大棚的租金用来支付流转土地的费用,然后建了10个冷棚租给村民种植,)走进任城区喻屯镇兴福集村的甜瓜大棚,喻屯镇是全国甜瓜基地之一。
刘恩成说,水田地里的甜瓜刚上市的时候才卖3块钱一斤,到后期基本上一块钱一斤。到了插稻子的时候,大棚就要撤了,而村里新建这些大棚一直到中秋才会撤,这个期间还可以在棚里再种点别蔬菜,额外增加一笔收入。
和刘恩成一样,村民王福连也是去年时向村里承包了一个大棚。今年5月份,王福连的甜瓜丰收,靠着搞采摘游和向御美生态园提供甜瓜,纯利润能达到1万多。“以前都是种点葡萄和小麦玉米,打理起来太麻烦,收入也一般,现在种甜瓜,由合作社统一育苗,统一技术指导,不光省心,钱也赚得多了。”王福连说。
“看着我们村的精品甜瓜路线走的好,很多周边的村子也想被定为试点,现在都尝试着跟我们一块种植。”说起村里成为精品甜瓜种植基地的试点项目,刘学文满心欢喜。他说,在镇政府的牵线搭桥下,甜瓜销路好,种植户的收入比以前高了很多,不仅村集体有了收入,村民也开始富了起来。“等村集体收入多了,就用这笔钱把甜瓜基地附近的道路等基础设施好好修修,让更多的人来这里采摘旅游,就能卖出去更多的甜瓜。”刘学文告诉记者。
“这个棚里有‘绿翡翠’和‘航天青雅’,一到周末的时候,来采摘的小轿车一辆接一辆。”村民刘恩成指着满满一竹筐甜瓜对记者说,这一季的甜瓜卖了3万多块钱,除了采摘,周边地区的超市也会来收购,收入要比之前自己在水田里种甜瓜时,一亩地高出1万多块钱的收益。
去年村集体以一亩地1000块钱的价格流转了10来户村民的土地,甜瓜种植在任城区喻屯镇有着近百年的历史。剩下的就是集体收入,瓜农们正忙着采摘成熟的甜瓜。瓜果的香甜沁人心脾,由合作社统一管理,为扶持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发展,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一年大约有5万左右。从而带动乡村振兴活起来。当集体经济收入成为乡村振兴的活水之源时,村“两委”监督,刘学文告诉记者,兴福集村被任城区喻屯镇政府定为精品甜瓜品牌提升和乡村振兴试点项目,大约一共40多亩,建立了10所冷棚进行甜瓜种植项目。更重要的则是应想方设法让集体经济旺起来,
随着兴福集村精品甜瓜市场的逐步打开,不少学校组织到这里采摘,也有公司、超市前来购买甜瓜,还有一些来自外地的客户专程订购。
在喻屯镇御美生态园,工人们正忙着给甜瓜装箱打包。经理颜金平告诉记者,自己经营的生态园和其他
“我们村去年建了12个大棚,两个用来育苗,10个用来种甜瓜,把建好的大棚租给村民来种,不仅村集体有了收入,村民的收入也翻番了。”济宁市任城区喻屯镇兴福集村支部书记刘学文兴奋地告诉记者,村民向村集体交纳的租金是村集体这些年来的第一笔收入,今年用这12个大棚,终于把“空壳村”的帽子摘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