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7月5日,在东营市广饶县近1000亩的奥孚苹果种植基地内,工人们正在给一排排的果树搭建防护网,犹如穿上“防护服”。刘云杰摄(光明日报7月6日3版)
近年来,青岛莱西市水集街道在传统种植业的基础上,建设规范化种植园区22个,发展樱桃、桑葚、黄瓜、西红柿等设施果蔬种植6000亩,有力带动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图为当地农民在采摘西红柿。孙鹏摄(农民日报7月9日6版)
近年来,广饶县立足农业实际,按照“加快培育一批、努力规范一批、着力提升一批”的总体思路,大力发展哈密瓜、草莓、樱桃等特色高效农业,吸引周边农民就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图为广饶县花官镇温恒家庭农场的务工人员正在采摘吊秧种植的“空中西瓜”。刘云杰李舒晴摄(农民日报7月6日6版)
7月4日,俯瞰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贾寨镇耿店农业科技示范园。近年来,随着一座座高标准大棚陆续建成,有“鲁西小寿光”之称的耿店村成了乡村振兴样板村。今年全村700多座蔬菜大棚喜获丰收。赵玉国摄(经济日报7月6日1版)
图为7月4日,出口商品车在烟台港等待装船。唐 克摄(人民日报7月5日1版)
当地通过“党支部+合作社+返乡创业能人+脱贫户”模式,新华社记者 郭绪雷摄7月4日至10日,灵芝产业也成为当地助推乡村振兴的特色富民产业。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人民政协报、中国纪检监察报、工人日报、中国妇女报、农民日报等央媒,形成集培育、种植、深加工、创意销售等为一体的产业链,冠县已成为我国重要的灵芝种植基地,积极劳作,乡间田野一派忙碌景象。经过30多年的培育壮大,位于黄河故道的聊城市冠县依托丰富的林果资源发展灵芝产业。并形成产业在位于阳谷县张秋镇东义和村的特色养殖合作社里,近年来,
图片是凝固时光的艺术。从外眼看山东·央媒一周图片撷英,既可以发现山东之真、山东之善、山东之美,以及山东之精彩、山东之活力,又可以看到亿万齐鲁儿女奋力前行的铿锵脚步!
东营市广饶县近年来大力发展现代种植业,坚持工业化理念推进农业现代化,以发展工业园区的模式建设农业园区,引进先进种植模式,今年重点推进11个现代农业项目,积极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助力乡村振兴。
东营市东营区龙居镇朱家村是当地远近闻名的肉牛养殖村,通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村民养肉牛走上了致富路。孟殷冰摄(农民日报7月4日6版)
7月7日,冠县贾镇许家村的农户在大棚管护蔬菜。围绕推动乡村振兴,当地整合涉农财政资金,通过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方式发展高标准蔬菜大棚,种植无公害蔬菜,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王 琨摄(经济日报7月9日6版)
今年上半年,山东港口烟台港积极拓展国际航线布局和多样化的物流模式,共出口各类商品车8.2万辆,同比增长45.94%,稳居我国商品车外贸出口口岸前列。
特别是对外贸易、海洋经济、“三农”发展、乡村振兴、抗日老兵、专题调研、环境保护、旅游休闲、防汛演练、精彩暑假、法治宣传等。各地农民不误农时,引导村民发展特色养殖、工艺品加工等产业,工人为果树进行植保喷洒作业。用镜头聚焦山东经济社会发展,在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一苹果种植基地内,几名妇女利用孔雀羽毛制作工艺品。小暑临近,新华社发(孙杨摄)7月5日!
小暑节气将至,各地农民抢抓农时进行夏种、夏管等作业,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新华社发(刘云杰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