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老人患者较多,广州二院设了咨询台,有医护人员引导老人使用手机登记挂号、使用抗原自测、排队分诊(陈月芹/摄)
12月10日10时许,广州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的疫苗接种点约有80余人在排队(陈月芹/摄)
在12月7日新冠病毒疫情防控新十条出台后的几天,退烧感冒类药物购买难以及一些地区发热门诊人满为患的情况在社交媒体上成为热议线日晚,经济观察网记者在北京朝阳、东城、西城等区发现,确实有多家医院的发热门诊前大排长队。在朝阳医院,有市民反馈其排队时间已超五小时。多位抗原阳性市民告诉记者:主要因所在社区及周边药店买不到退烧药,只好前来发热门诊寻药。
12月10日上午10时广州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的发热门诊的分诊台(陈月芹/摄)
一位老人在发热门诊外用新冠抗原自测为阳性,笑着打电话告知家人“衰咗!(中招了)”,但不是很恐慌。老人称自己有高血压等多项基础疾病,已低烧超3天才选择到医院就诊,主要症状为体温升至37.4度-38度之间,昨夜出现喉咙痛,今早已有好转,到医院主要想测抗原求心安、买连花清瘟胶囊,但前面还排有80多号,预计要等两个小时。
12月10日14:30,越秀区的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发热门诊约有20人在排队,间隔1米以上,井然有序(陈月芹/摄)
“上午排了3小时,突然腹泻。下午5点再来,到现在9点还没排上。”在北京垂杨柳医院,一位50多岁的市民戴着双层医用外科口罩,他3天前的核酸检测结果未出,上午自测抗原显示阳性。虽然症状较轻,只有低烧,但为了能够尽快转阴,他希望能在发热门诊购买到特效药。他是北京某市场内的个体经营者,市场要求24小时核酸阴性才能开店营业。
12月9日晚9点,在北京垂杨柳医院,发热门诊的排队人数近百人,部分人排队时长超四小时(张英/摄)
:从下午排队至深夜背后12月的冬夜里,一些医院门诊入口处咳嗽声此起彼伏,不少人长时间站立后疲惫地蹲在地上,部分市民甚至带着小板凳前来排队。排队市民中多为中青年人,也有部分老人。在北京朝阳医院发热门诊,12月9日下午6点左右,排队人数仍有近百人。
记者走访发现,一般性感冒类药物备货较充足,越秀区多个药房货架上仍有多盒芬必得酚咖片、氨酚咖那敏片、感冒灵颗粒等。有药店也推出连花清瘟和布洛芬替代款柳酚咖敏片和金银花口服液,称治疗效果差不多。也有居民称抗原不难买,主要是退烧药紧缺,荔湾区一药房表示,门店的抗原试剂盒库存还剩600余个,每个10元。
广州和北京同处在感染数高位期,:发热门诊较为有序作为执行新的防疫管控思路的城市,市民医院就诊和用药情况也备受关注。